时间: 2025-04-24 13: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27:31
成语“长才短驭”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有长的才能,却无法很好地驾驭或施展这些才能。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突出,但由于某种原因(如缺乏经验、环境限制等),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
“长才短驭”源自于古代的典故,其中“长才”指的是才能的高低,而“短驭”则隐喻驾驭能力的不足。具体的历史背景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与古代士人对自身才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限制。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职业、学*或其他需要展现才能的场合。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例如小说中的角色分析,也可用于日常对话中,比如朋友之间讨论职业发展的瓶颈。此外,在演讲中,讲者也可能用该成语来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人才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古代士人往往追求的是“士可杀不可辱”的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长才短驭”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反映出许多人在才能与机会之间的矛盾。
“长才短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遗憾与无奈。它提醒我,个人的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契合度是多么重要。这种对比常常引发我对自身能力的思考,也让我更加珍视那些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位同学在学术上非常出色,但在求职时却因缺乏实*经验而屡屡受挫,真实体现了“长才短驭”的状态。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除了自身的才能,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经验同样重要。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长才短驭”:
才华如星辰灿烂,
却在迷雾中徘徊。
长才短驭心难展,
愿得明月照前来。
这表达了对才能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英语中,可以用“having potential but lacking opportunit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在不同文化中,才华与机会的关系都是常常被讨论的主题。
通过对“长才短驭”的学,我认识到个人才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努力,还与机遇、环境密切相关。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中也提醒我,要关注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又蒙洪提督保举,调回广东,以为有些好处,谁想只受大南门把总之职。所谓长才短驭,好不令人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