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9:26
“心长发短”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心中所想的长,而实际的表现或结果却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想法或愿望很大,但实际上却无法实现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成语反映了内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常常面临的无奈与失落。
“心长发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可能是近现代口语中逐渐形成的表达方式。它结合了传统文化中对心与外在表现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感受。与许多成语一样,它的流行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心理状态的演变密切相关。
“心长发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例如: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许多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压力和挫折。“心长发短”反映了现代人内心渴望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张力。这种情感在社交媒体时代尤为显著,很多人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心长发短”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和失落感,同时也引发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这种情感反应让我思考人类在追求幸福和成功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在这种矛盾中找到平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准备考试时感到“心长发短”。虽然我对自己的目标充满期待,但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时间的压力,我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努力的机会,并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
我尝试将“心长发短”融入一首小诗:
心中有梦千千丈,
现实如水短如缕。
愿随风行逐浪去,
莫让浮云遮明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ting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意指贪心或欲望过大,超出了自身能力的范围。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
通过对“心长发短”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所需的耐心与坚持。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外在的实际情况。
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袁绍心长而发短,不能用兵。”
《后汉书·袁绍传》:“绍心长而发短,不能自决。”
《汉书·王莽传上》:“莽心长而发短,故能成其志。”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之良将也,心长而发短。”
《左传·宣公十五年》:“心长而发短,是以有庆也。”
虽然我六旬过,血气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便小觑的我~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