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0:54
成语“疾言倨色”由“疾言”和“倨色”两部分组成。“疾言”意指言辞急促而激烈,形容说话时态度强烈、情绪激动;“倨色”则指傲慢的神情或态度。整体而言,“疾言倨色”形容一个人在说话时态度傲慢、言辞激烈,常用来批评某人言语冲动、缺乏礼貌。
“疾言倨色”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君子之言,论其道而已,疾言倨色,非君子之言也。’”这一段中,孔子强调君子应以理性而非激烈的言辞和傲慢的态度来表达观点,反映了儒家提倡的温文尔雅、和谐沟通的理念。
“疾言倨色”常用于批评那些在争论或讨论中态度傲慢、言辞激烈的人。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描绘某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提醒别人注意言行举止,保持谦逊和尊重。
同义成语:口出狂言、气焰万丈
反义成语:温文尔雅、谦虚谨慎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和谦逊被视为重要的美德。成语“疾言倨色”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提倡在交际中应保持谦和和理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在职场和公共讨论中,傲慢和激烈的言辞通常会导致沟通障碍。
“疾言倨色”让我联想到那些在争论中失去理智的人,他们往往因为情绪激动而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也让我反思,在生活中保持冷静和尊重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不同观点时。
在一次团队讨论中,我注意到一位同事在表达意见时使用了“疾言倨色”的方式,尽管他的观点有理有据,但激烈的语气让大家感到不适。之后,我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我的看法,促进了更好的沟通。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政治家,他在演讲时“疾言倨色”,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最终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态度,转而学*如何以谦逊和理性的方式与人沟通,从而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iery words”或“arrogant demeanor”,这些短语同样描述了激烈和傲慢的言辞。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激烈和傲慢态度的批评在各国文化中都有相似的表现。
通过对成语“疾言倨色”的学,我深刻意识到在沟通中保持谦逊和冷静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促进更有效的交流。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中提醒我,表达观点时,应注重方式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传达思想。
[二弟]稍不率教,辄跪于家庙之前,痛自督责,说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诲……直待兄弟号泣请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