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0:38
“疾恶如风”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对恶事的痛恨就像风那样迅速。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对邪恶、坏事的态度非常强烈,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正义感和对不道德行为的强烈抵制。
“疾恶如风”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张衡传》中,原句为“疾恶如风,故常有所戒”。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伦理的重视,强调了人们对邪恶行为的抵制和反对。通过历史的演变,这一成语逐渐成为了表达对不正之风的强烈反感的常用语。
“疾恶如风”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正义和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疾恶如风”反映了社会对不正之风的强烈反对。在现代社会,随着法治观念的加强,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提倡社会责任、正义和道德的背景下。
“疾恶如风”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正义感和对不公的愤怒。它引发的联想可能是那些为正义而斗争的人物,比如历史上的英雄或现代的社会活动家。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激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正义,勇于发声。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目睹过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比如校园内的不良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常常会想起“疾恶如风”,鼓励自己站出来,和朋友一起抵制这些不良现象,并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的环境而努力。
在创作中,可以将“疾恶如风”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例如: “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年轻的勇士疾恶如风,誓言要将邪恶的势力一一铲除。他的剑光如风,直逼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不法之徒。”
在英语中,可以用“fight against evil”或“abhor evi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可能没有“疾恶如风”那样生动和形象。不同文化对待正义和邪恶的态度有相似之处,但具体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对“疾恶如风”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道德观念。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也能让我在交流中更为精准和有力。
震(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明史·海瑞传》:“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宋史·岳飞传》:“飞为人沉毅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晋书·王敦传》:“敦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学通《左氏》,口不言财利,尤好清谈,时人莫知其意。”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之,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祖视之,祖疾恶如风。”
《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李贤注:“元礼疾恶如风。”
汉朝时期,朱震字伯厚,为人正直,在担任州从事时,他上奏朝廷说济阴太守单匡贪赃枉法,并牵连单匡的兄长中常侍车骑将军单超。汉桓帝收单匡下廷尉,以警告单超,单超亲自请求入狱以谢罪。人们评论说:“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最不平,天涯何处有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