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25:25
成语“喜行于色”字面意思是“喜悦的情感在面容上表现出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快乐、喜悦等情绪会自然流露在脸上,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高兴时,面部表情的变化。
“喜行于色”出自《论语·颜渊》中,原文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风行于天,君子之德,行于色”。这里强调的是君子品德的高尚和自然的表现。虽然出自古代经典,但其意蕴至今仍然适用,表达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喜行于色”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视为情感的重要体现,尤其在交际中,情感的表达被认为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喜行于色”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反映了人对情感表达的重视。
“喜行于色”让我联想到那些美好的瞬间,比如生日派对、毕业典礼等场合,看到朋友们的笑脸,感受到那种快乐的氛围。这样的情感流露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也让我意识到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当我看到他们幸福的样子时,我不禁感慨“喜行于色”,这种真挚的快乐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也尝试在自己的表情和言语中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喜行于色”:
春风拂面花开时,
喜行于色映眉间。
笑语盈盈共此景,
人间自是好光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joy written all over one's face”,意指某人内心的喜悦在脸上显现。虽然表述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和意涵是相似的,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喜行于色”的深入学,我认识到情感表达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情感的流露与表达。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喜行于色,曰:‘吾得志矣!’”
《后汉书·班超传》:“超喜行于色,曰:‘吾得志矣!’”
《汉书·王莽传》:“莽喜行于色,曰:‘吾得志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喜行于色,曰:‘吾得志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子喜行于色,曰:‘吾得志矣!’”
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