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25:26
成语“喜逐颜开”字面意思是“因喜悦而脸上开怀”,指心情愉快、欢喜的样子。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因某种好消息或喜事而十分高兴、兴奋的状态。基本含义是表达一种强烈的快乐和满足感。
“喜逐颜开”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其中描述马援得知晋国平定叛乱的消息时,面露喜色。成语的构成中,“逐”即追逐、获得的意思,而“颜开”则形象地表现出面部表情的变化,整体传达出因喜悦而面带笑容的场面。这一成语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喜悦心情的常见表达。
“喜逐颜开”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得知喜讯时的情景;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快乐情绪;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渲染气氛,激发听众的情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喜悦是生活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尤其是在节庆、婚礼、升迁等场合,喜逐颜开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依然适用,能够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喜逐颜开”给人一种温暖、愉快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欢喜的氛围。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小确幸,无论是收到好消息,还是与朋友团聚,都会让人感到心中充满阳光。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朋友的婚礼,大家都喜逐颜开,分享着彼此的快乐。我也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我得知自己考上理想学校时的心情,表达了我那份兴奋与喜悦。
在春天的早晨,阳光洒在大地上,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们的美丽。此时,我站在窗前,心中充满期待,脸上不禁露出喜逐颜开的笑容。
在英语中,可以用“over the moon”来表达类似的情感,意为“非常高兴”。虽然两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但都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愉悦感。在西方文化中,快乐常常与个人成就相关,而在**文化中,喜悦更多与家庭和谐及社会交往相结合。
通过对“喜逐颜开”的学,我深刻感受到这一成语在描述情感上的细腻和丰富性。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不仅能丰富表达,还能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个成语提醒我时刻关注生活中的小确幸,珍惜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时刻。
《醒世恒言》卷三:“那人听了,喜逐颜开,连声道谢。”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状,喜逐颜开,忙上前相迎。”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听了这话,喜逐颜开,连忙道谢。”
《水浒传》第十六回:“那汉子听了,喜逐颜开,连忙拜谢。”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喜逐颜开,忙道:‘好妹妹,你果然有这心,我便死也甘心了。’”
学道看罢,不觉~,一天愁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