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04:09
“华发苍颜”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头发变白,面容苍老”。它形容人的年纪大了,通常带有生理衰老的意思,同时也隐含着智慧和经历的象征。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诗经》中就有类似的描述。它体现了对老年人尊敬的文化传统,古人常常将白发与智慧、经历相联系,强调年纪大的人往往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华发苍颜”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老年人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社会普遍尊重他们的意见与经验。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可能减少,造成对老年人的忽视和误解。因此,理解“华发苍颜”的意义,能够促进对老年人更深层次的尊重与理解。
“华发苍颜”让我联想到尊重与传承。在我们的生活中,年**不仅是经验的传递者,还是文化的守护者。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积累的不仅是岁月,还有智慧和情感。
在生活中,我常常见到我的祖父母,他们的华发苍颜让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们的相处时光。每当我向他们请教问题时,都会想起这个成语,心中充满敬意。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华发苍颜”:
时光荏苒白发生,
华发苍颜映晨星。
岁月沧桑情未老,
传承智慧代代承。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ilver-haired”,同样形容年**。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对于老年人的看法可能更强调个人成就和独立性,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通过对“华发苍颜”的学*,我意识到了年龄与智慧的关系,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尊重年**,促进跨代沟通与理解。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明史·文苑传二·徐祯卿》:“祯卿少与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既登第,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华发苍颜,才思虽衰,而议论侃侃,梦阳亦让之。”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邕资豪放,不能治细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初,资州獠叛,华发苍颜,独征之,贼众见邕来,皆稽颡。”
《宋史·文苑传六·刘恕》:“恕为人笃志学习,华发苍颜,而精锐不少衰。”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者,齐之临淄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孝武皇帝初即位,偃年四十余,华发苍颜,乃上书阙下。”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他华发苍颜,不觉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