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9:03
“神迷意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神志迷乱、意念被夺走。其基本含义形容一个人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影响,导致精神恍惚、无法专注于原有的思想或目标。
“神迷意夺”出自《庄子》,描述的是人处于某种强烈的情感或思想影响之下,导致心智的迷乱和情感的失控。这种状态通常与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执着有关,可能是爱情、理想或其他情感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描绘人物在面临重大选择或情感冲突时的内心挣扎。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被某种情感或想法所困扰,从而无法理智地做出决策。在演讲中,该成语也可以用来提醒听众警惕情感的过度影响,以免导致错误的判断。
在**传统文化中,情感的力量被视为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这个成语反映了情感对个体决策和思维的深刻影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更关注情感与理智的平衡,“神迷意夺”提醒我们在面对情感时应保持清晰的思维。
“神迷意夺”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爱情、事业、梦想中迷失自我的人。它传达了一种对情感波动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反思在生活中如何保持理智,不被外界因素左右。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对某个项目的执着,我几乎忘记了其他重要的事情,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让我意识到“神迷意夺”不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警示,让我学会在追求目标时保持理智。
在一首诗中,可以写道:
在那月光下,心如潮汐,
神迷意夺,情感翻涌,
追逐的梦想,似星辰遥不可及,
却在这一刻,化作无尽的迷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t in thought”或“overwhelmed by emotions”,这些表达也传达了思维迷乱或情感过度影响的含义,但可能并没有像“神迷意夺”那样浓厚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神迷意夺”的学,我深刻理解了情感对思维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复杂情感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点,提醒我理智与情感的平衡。
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听了,神迷意夺,竟不知如何是好。”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听了,神迷意夺,只恐是梦。”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听了,神迷意夺,半晌说不出话来。”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闻之,神迷意夺,不能自主。”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竟神迷意夺,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