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9:20
“深思远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入思考,长远考虑”。它指的是在处理事务时,不仅要对当前的情况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这个成语强调了思维的深度和前瞻性,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谨慎周到,善于计划和预见。
“深思远虑”最早见于《左传》,在古代文献中有多次提及,主要用于描述那些在重大决策时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和长远规划的人。这种思维方式在**古代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以德治国、深思熟虑的治国理念。
该成语在多种语境下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深思远虑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领导和决策中。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使得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商业和政策制定中,深思远虑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应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
“深思远虑”给人一种稳重和智慧的感觉。它使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分析问题的人,常常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个成语也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多考虑长远的影响,从而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工作项目中,我和团队面临一个重要决策。回想起来,如果我们能够在做决定之前进行更深思远虑的讨论,可能会避免后来的许多麻烦。因此,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团队的广泛讨论和未来的规划。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将“深思远虑”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在一个名叫“未来城”的地方,市长在面临资源短缺的危机时,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在会上,市长运用“深思远虑”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最终带领城市走出了困境。这个故事展示了深思远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危机中找到解决方案。
在英语中,“forethought”可以与“深思远虑”对应,表示对未来的考虑和计划。然而,表达方式和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文化中对长远思考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在一些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多强调个人的即时反应和灵活应变,而在**文化中,长远的考虑和计划性则更为被看重。
通过对“深思远虑”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深思熟虑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决策的正确性,还涉及到对未来的责任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让我在沟通中更加准确地传达思考的深度和前瞻性。
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深思远虑,知天下疲弊,思所以休息之。”
《后汉书·班彪传》:“彪深思远虑,以为汉室中兴,宜广求贤才。”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深思远虑,遂自沉汨罗。”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深思远虑,故能成其大业。”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深思远虑,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汉朝时期,汉哀帝的老师师丹为人廉正守道,深得皇帝的信任,在改革币制问题上他认为时机不成熟,国弱民贫会引起恶性循环。由于他曾得罪丁太后及傅太后,因而被认为不支持改革。申咸为他求情说此事师丹欠深思远虑,但不应治罪
你负郭有田千顷,城中有油磨坊,解典库,有儿有妇,是扬州点一点二的财主,有甚么不足,索这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