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2:05
“盖棺论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棺材盖上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情的真相或结果,只有在所有的情况都清楚并且最终结果已经确定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通常用于强调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不应轻率,应该等到事情彻底结束后再做出判断。
“盖棺论定”最早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在出征之前曾说过类似的话,强调在事情完全结束之前,不应轻易下结论。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死亡及事情最终结果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生死观念和对结果的重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个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深思熟虑和谨慎态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仍然适用,提醒人们在做出判断时应有耐心和深思。
这个成语让我想到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它带有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理性与冷静。它也让我反思,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会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最终的结果往往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对一个同事的表现持批评态度,但在项目完成后,发现他实际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因此深刻体会到“盖棺论定”的重要性,未来我会更加谨慎地做出评判。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人生如戏,角色多变,
盖棺论定,方知真言。
浮华过后,静观其变,
方见真情,难得可怜。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强调的是不要仅凭外表或初步印象来评判事物。这与“盖棺论定”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都是强调在全面了解后再做出判断的智慧。
通过对“盖棺论定”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判断时需要有耐心和谨慎。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避免轻率的决策。在未来的交流中,我会更加注重运用这个成语,以提醒自己和他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慎重态度。
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明史·海瑞传》:“瑞之死也,盖棺论定,天下莫不称快。”
《宋史·岳飞传》:“飞之死也,盖棺论定,天下莫不称快。”
《后汉书·班超传》:“超之死也,盖棺论定,天下莫不称快。”
《史记·李斯列传》:“斯之死也,盖棺论定,天下莫不称快。”
《左传·宣公十五年》:“盖棺事则已,论定则不移。”
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