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4:46
成语“矢在弦上”字面意思是箭已经装上弦,随时可以发射。其基本含义是指事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无法再拖延,必须采取行动或做出决策。
“矢在弦上”最早出自《左传》。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提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暗示了在特定时刻必须采取行动的紧迫感。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战争和军事决策中,面对时机把握的重要性。
“矢在弦上”常用于各种语境中,尤其是在讨论重要决策、紧急**或迫切任务时。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强调角色面临的紧张局势。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情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矢在弦上”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时机把握的重视。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强调了时效性和紧迫感。
“矢在弦上”给人的情感反应常常伴随着紧张与焦虑,联想到决策时的压力和责任感。这种情感也促使我们在面对重要选择时更加谨慎和果断。
在我的学*生活中,有一次面对一个重要的项目提交,时间紧迫,所有的资料和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那时我深刻体会到“矢在弦上”的含义,必须全力以赴,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应用“矢在弦上”:
夜深人静思虑重,
矢在弦上意难平。
万千思绪如涌潮,
决断何时放飞声。
在英语中,“time is of the essence”可以与“矢在弦上”相提并论,都是强调时间紧迫和重要性的表达。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常存在,反映出对时机把握的普遍重视。
通过对成语“矢在弦上”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表达的力度,还能丰富语言的内涵和情感。这个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把握时机,勇于做出决定。
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