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9:29
成语“不屑一顾”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不屑于(给)一个眼光”。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极为轻视,不值得给予关注或评价。
“不屑一顾”来源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是:“屈膝而事之,不屑一顾。”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对事物不屑、冷漠的态度,强调了对某种事物的轻视和不屑。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屑一顾”在**文化中常用来描述一种自信、傲慢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时表现出不屑的态度可以被视为一种强势的表现,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可能被视为缺乏包容和尊重。
该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一种自信的冷漠,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孤独感。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过于不屑可能会错失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讨论中对某个同事的观点不屑一顾,结果发现他的观点其实很有价值。这让我意识到,适当的尊重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自己不太认同的意见。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应用“不屑一顾”:
风吹过草原,马儿狂奔,
他不屑一顾那沉重的过往,
只愿纵情于自由的天地。
在英语中,类似于“不屑一顾”的表达可以是“not worth a glance”或“not worth considering”。这些表达在语义上与“不屑一顾”相似,均表示对某事物的轻视。
通过对“不屑一顾”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反映了一种态度,还能影响到人际关系和交流方式。作为一个语言学者,掌握这个成语及其使用场合,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宋史·岳飞传》:“飞不屑一顾,遂率军北伐。”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不屑一顾,遂不与谋。”
《后汉书·袁绍传》:“绍不屑一顾,遂与曹操战。”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不屑一顾,遂伐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竖子不足与谋!’遂不屑一顾。”
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