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6:28
“旷世逸才”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中“旷世”意为“超越世俗”,指的是极为罕见或杰出的;“逸才”指的是才华出众的人才。因此,“旷世逸才”字面意思是指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且才华横溢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中具有卓越才能的人。
“旷世逸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赞美之辞,强调那些在某个领域中独树一帜、无人能及的杰出人才。虽然成语本身的确切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对人才的称颂,类似的表达在《史记》中可以找到,常用于描述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卓越才华。
“旷世逸才”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人才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成语“旷世逸才”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了对卓越人才的尊重和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对人才的定义更加多元,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用于称赞那些在各个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旷世逸才”带给人的情感通常是崇敬和向往。它引发对杰出人物的钦佩,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反思和激励,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才华横溢的朋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会用“旷世逸才”来形容他们的成就,既表达了我的赞赏,也激励了我自己不断进步。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旷世逸才”:
月下独行影,才子如星辰。
旷世逸才现,光华灿烂新。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才子在月光下独自思考的情景,强调了他非凡的才华。
在英语中,可以用“genius”或“one of a kin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对杰出人才的赞美虽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背后的情感和尊重是一致的。
“旷世逸才”作为一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个别人才的称赞,更是对人类追求卓越和创新精神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通过使用这样的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唐才子传》:“李白,旷世逸才,诗仙之名。”
《清史稿·郑板桥传》:“郑板桥,旷世逸才,诗书画三绝。”
《明史·徐渭传》:“徐渭,旷世逸才,书画双绝。”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旷世逸才,忠烈之士。”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旷世逸才,书法独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