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6:07
“殊形诡状”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形状各异且奇特。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观或状态非常不同寻常,给人以惊异或困惑的感觉。这个成语暗示着一种复杂性和不易捉摸的特性。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从字面解读来看,“殊”有“不同、特殊”的意思,“形”指形状,“诡”则有“诡异、奇怪”的含义,“状”指状况或状态。因此,可以推测该成语可能源于对自然界或事物的观察,强调那些不符合常规、富有变化的特征。
“殊形诡状”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对事物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源远流长。殊形诡状的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敏感和观察力。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独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成语在当代依然适用。
“殊形诡状”给人一种神秘、奇异的感觉,往往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它能够引发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想象,促使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更加细致入微。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艺术展览,看到一件雕塑作品,形态非常奇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用“殊形诡状”来形容这件作品,表达了我对艺术家创意的赞赏。
在一个梦幻的故事中,我可以这样写:“在那片神秘的森林里,树木的姿态殊形诡状,宛如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吸引着探险者的脚步。”
在英语中,可以用“strange shapes”或“bizarre form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在描述奇异事物时的使用场合和情感反应是相似的。
通过对“殊形诡状”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增强了我对事物多样性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更精准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往往有神物来萃,殊形诡状,深可骇人。
《旧唐书·音乐志》:“殊形诡状,莫不备具。”
《南齐书·文学传·王僧虔》:“殊形诡状,各异其趣。”
《宋书·谢灵运传》:“殊形诡状,每异其趣。”
《晋书·江统传》:“山川丘陵,殊形诡状。”
《文选·班固〈西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者,实大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