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24:35
“仰而赋诗”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仰望天空而作诗”。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受,以及在这种感受下创作诗歌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诗人或文人在特定情境下,因感动而产生的创作灵感。
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特别是在山水诗中得到了广泛体现。虽然“仰而赋诗”作为一个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可以追溯到许多古代诗人的作品中,例如李白、杜甫等,他们常常在仰望星空或高山时获得创作灵感。
“仰而赋诗”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仰而赋诗”反映了文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哲理思考。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对美的追求和感受依然存在,因此该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尤其在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中。
“仰而赋诗”让我联想到那种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时的宁静与思考。它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美的追求。这个成语也让我意识到情感与创作之间的紧密关系,很多灵感往往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感动。
在某次旅行中,我站在一座山顶,俯瞰大地,内心涌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仿佛一切烦恼都随着风而去。我试着以“仰而赋诗”的心态写下我的感受,最终写成了一首小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写道:
“仰望星空,寒风瑟瑟,
心中涌动,无尽思绪,
赋诗一首,寄情于此,
愿与星辰,共舞长空。”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仰而赋诗”的表达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有“gazing at the stars and finding inspiration”,表达了通过仰望星空找到创作灵感的理念。不同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与诗意表达有着共通之处,显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仰而赋诗”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创作行为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时常停下脚步,去感受世界的美与深邃。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与表达中,无疑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层次与文化内涵。
《宋史·文苑传·苏轼》:“仰而赋诗,以发其愤。”
《晋书·文苑传·左思》:“仰而赋诗,以咏其怀。”
《汉书·艺文志》:“仰而赋诗,以抒其志。”
《文选·陆机<文赋>》:“仰而赋诗,俯而著书。”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仰而赋诗,俯而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