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6:50
“登高而招”字面意思是“登上高处去招呼别人”。引申含义是指以高地位或优越的条件来吸引他人,常用来形容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寻求帮助或支持。
“登高而招”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登高而招,举直而平”。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站在高处、处于高位来召唤他人,体现了领导者的责任和影响力。在历史背景下,它强调了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具备道德和智慧,通过“登高而招”的方式,来引导和激励他人。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企业管理和团队建设中,强调领导者需要具备吸引和团结团队的能力。
“登高而招”让我联想到一种担当和责任感,作为领导者或前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这种情感激励着我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努力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他人的人。
在我大学期间,曾组织过一次大型活动。在活动策划中,我意识到要“登高而招”,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才能让活动成功。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
山高云淡我登临,
心中理想似明灯。
招手众友共此行,
携手共创辉煌程。
这首诗表达了站在高处,召唤他人共同追求理想的情感。
在英语中,有类似“to rise above the crowd”的表达,意指站在更高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吸引和影响他人。虽然具体表达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强调了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登高而招”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表达领导力和责任感方面的重要性。这不仅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成语的使用,也在我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提供了思考和行动的指导。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后汉书·班超传》:“登高而招,西域诸国皆来朝。”
《汉书·王莽传》:“登高而招,天下莫不从风。”
《史记·高祖本纪》:“登高而招,天下响应。”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登高以望远,可以知敌情。”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