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8:47
“始终一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一致。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观点始终如一,没有变化,体现出一种稳定性和坚定性。
“始终一贯”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其构成的字面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被用来形容某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或态度。它的使用反映了**文化中重视一致性和持久性的传统。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始终一贯的精神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个人修养、职业道德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中,强调人们应保持一致性和稳定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领域,这样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品牌或个人的信誉。
“始终一贯”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联想到坚守信念、忠诚不渝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和诱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目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对待教学的态度始终一贯,无论学生们的表现如何,他始终以同样的热情和关怀来对待每一个人,这让我深受感动,并激励我也在自己的工作中保持一致的态度。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运用“始终一贯”:
山高水长情不变,
始终一贯似松柏。
风雨兼程心相印,
岁月如歌共此生。
在英语中,与“始终一贯”相似的表达有“consistent”或“steadfast”,这些词也强调了行为或态度的一致性。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诚信和一致性同样被视为美德,尤其是在商业和个人关系中。
通过对“始终一贯”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行为一致性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个人品质的期待和鼓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好地传达出一种稳重、可靠的形象,增强交流的效果。
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用兵,始终一贯,不以敌之强弱而变其策。”
《后汉书·班超传》:“超之行事,始终一贯,不以富贵贫贱而易其志。”
《汉书·王莽传》:“莽之为人,始终一贯,其志不移。”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道,始终一贯,无所变易。”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始终如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