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5:20
“得意忘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意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形象”。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取得成功或达到某种成就后,忘记了自己的本来身份、形象,表现出自满或傲慢的态度。
“得意忘象”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得意而忘象”,意思是说一个人在顺利和得意的状态下,往往会忘记自己真实的处境和身份。这一成语反映了庄子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对自我的认知和保持谦逊的重要性。
“得意忘象”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常见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得意忘象反映了人们对成功的反思。在现代社会,尽管竞争激烈,保持谦逊依然是人际交往中被推崇的态度。得意忘象的行为常被视为负面,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自省。
“得意忘象”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成功后失去自我、变得傲慢的人。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不要忘记初心与谦虚。这个成语也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功不应成为隔阂的理由。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比赛中获奖后,我的确感到非常自豪,甚至对朋友的建议不屑一顾。后来我意识到,这种态度可能会损害与朋友的关系,促使我更加注重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在某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小村庄,村民们因为丰收而欢庆,村头的老者却提醒大家:“得意忘象,丰收之后,莫忘耕耘。”这句话在村庄间传了开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警句。
在英语中,“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骄傲常常导致失败)与“得意忘象”有相似的含义,都是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自满。类似的表达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反映了普遍的价值观。
“得意忘象”这个成语让我认识到,成功和荣誉不是终点,而是过程的一部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教会我谦逊和反思的重要性,激励我在追求目标时保持对自我的认知与警觉。
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文选·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卫玠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亦可无言而辟,复何假一?’遂相与为友。”
《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庄子·外物》:“得意而忘言,可以与之言道者,几希矣。”
昔人深于画者~,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