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1:14
成语“去杀胜残”的字面意思是“去掉杀戮,胜过残存”。它表达了通过消除杀戮或暴力而获得的胜利,强调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基本含义是提倡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成功,而不是通过暴力或冲突。
“去杀胜残”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它的出处和历史背景相对模糊。可能源于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治理国家和社会道德的关注。在历史上,很多文人都提倡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而不是以暴力取胜,这种思想在《论语》等经典中有所体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和平与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成语“去杀胜残”反映了这种文化倾向。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平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该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
这个成语能够引发对和平的思考,让人联想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让人感受到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以及对暴力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社区活动,讨论如何在邻里之间解决争端。我提到“去杀胜残”的理念,鼓励大家用对话而不是争吵来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白云苍狗随风去,
去杀胜残共此生。
愿携手共绘和谐,
以爱为舟渡长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eace over violence”,强调在冲突中选择和平的力量。不同文化对和平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去杀胜残”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在我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教会我在面对冲突时,选择和平与理解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明确了在生活中如何倡导和平和解决问题。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去杀胜残,以宽政为务。”
《后汉书·王允传》:“去杀胜残,以仁义为先。”
《汉书·刑法志》:“去杀胜残,以德化民。”
《史记·秦始皇本纪》:“去杀胜残,天下大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去杀胜残,民之望也。”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