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1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54:18
“衣弊履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衣服破旧,鞋子磨穿”。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衣着破旧,穿着不整的状态,通常用来表现生活贫困或艰辛的境遇。基本含义上,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差,或是因为生活困苦而不得不穿着破旧的衣物和鞋子。
“衣弊履穿”出自《诗经·小雅·蓼萱》,其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说法。古代社会中,衣物的整洁与否常常是人们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象征。这个成语的产生反映了古人对于衣着的重视以及对生活困苦的真实写照。
“衣弊履穿”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衣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衣弊履穿”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富差距的现实。进入现代社会后,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保障与贫困问题时,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衣弊履穿”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经济困境中的人们。这种状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缺乏,也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自信与尊严。这个成语在我的思维中常常提醒我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同情与责任感。
在我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流浪汉,他的衣服破旧不堪,鞋子磨破了。看到他,我想到了“衣弊履穿”这个成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在与他交谈中,他的乐观与坚韧让我深受触动,使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关心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在某个寒冷的冬天, 他在街头行走,衣弊履穿, 每一步都显得步履维艰, 但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 and out”,指的是一个人经济困窘和生活艰难的状态。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反映了人类共同的贫困经验,但在表达方式和具体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衣弊履穿”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们的坚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在日常交流中,我愿意使用这个成语来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促进关注与行动。
衣弊履穿,贫也。
~,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