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2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18:55
成语“连章累牍”的字面意思是“连续的章(文章)和累积的牍(纸张)”。基本含义是指文章数量多且内容繁杂,通常用来形容文稿冗长、啰嗦,或是在某一件事情上反复强调。
“连章累牍”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是“无言以对,章表累牍”,意指文书多得无法一一回应。成语强调了文书的繁多与冗长,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字和书信的重视。
该成语通常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正式语境中使用。例如,在评论一篇冗长的论文时,可以说:“这篇论文虽然内容丰富,但连章累牍,令人疲惫。”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的长篇大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文人重视文字的修辞和表达,常常用繁复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连章累牍”反映了对冗长文字的反感与批评,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
读到“连章累牍”时,常常会联想到那些冗长的文章或讲话,这可能会引发疲惫感,甚至是无奈。它提醒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洁,有效传递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我曾经撰写报告时不自觉地写得过于冗长,后来同事提醒我注意简洁。借助“连章累牍”这个成语,我意识到在表达时要力求简练,以便更好地让人理解。
在一首关于写作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字句如山连章累牍,
思绪万千难自控。
简洁之道藏真理,
一言千金重如铸。
在英语中,可以用“long-wind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话语或文字冗长而无趣。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简洁表达的共识。
通过学习“连章累牍”,我深刻理解到在语言表达中,简洁与有效性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写作和口头表达时,应该避免冗余,直达主题,以便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铨综之识;连章累牍,罕逢微婉之言。
顷,尝有一士焉,以草茅疏贱,不为禄诱,不为祸怵,~,抗论今日任兼将相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