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4:31
成语“急功近利”的字面意思是急于追求眼前的功劳和利益。基本含义指的是为了迅速获得功利而采取短视、急功近利的做法,常常忽视长远利益和深层价值。
“急功近利”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形容那些急于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发展的行为。它反映了古人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批判,强调应当注重长远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该成语在多种场合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态度在商业、教育等领域屡见不鲜,常常导致短视行为和资源浪费。许多企业在追求短期利润时,忽略了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最终可能导致长远的失败。因此,该成语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急功近利”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对生活的急躁态度,以及在追求目标时可能忽略的深层价值。它提醒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耐心,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时我会因为想要快速见到成果而忽视了基础的积累。例如,在写论文时,曾因急于完成而导致逻辑不清晰,最终不得不重写。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急功近利的危害,今后会更加注重过程和质量。
在夜空下,星星闪烁, 若你急功近利,难以见证那寥寥星光。 耐心守候,方能观天际流星, 一瞬之美,胜过百日繁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short-sighted”,意指目光短浅,过于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期的后果。此类表达在不同文化中均存在,反映出人类共同对短视行为的警惕和反思。
通过对“急功近利”的分析,我更加理解到在生活中保持耐心和长远眼光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习中也提醒我,不仅要追求准确的表达,更要注重其深层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宋史·食货志》:“急功近利,不顾后果。”
《资治通鉴·唐纪》:“急功近利,不思长远。”
《后汉书·王符传》:“急功近利,不知大体。”
《汉书·食货志》:“急功近利,不恤民隐。”
《史记·平准书》:“是以君子急功近利,小人长虑后患。”
而~,不避声色,则阳明学为厉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