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22:35
成语“欢呼鼓舞”字面意思是指用欢呼的方式来激励和鼓舞,通常形容人们因某种事情而感到兴奋和振奋。其基本含义是表达一种愉悦、激动和向上的情绪。
“欢呼鼓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特定的文学出处,它是由“欢呼”和“鼓舞”两个词组合而成。欢呼表示热烈的呼喊,通常用来表达喜悦或支持;鼓舞则有激励、振奋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某种积极**而产生的欢快情绪。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如:
在现代社会中,“欢呼鼓舞”常用来形容集体活动或社会中的积极氛围,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尤其在体育、文化活动或政治上,人们的欢呼反映了集体的向心力和士气。
“欢呼鼓舞”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结、力量和希望。这种情绪能够激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也能在困难时给予人们信心和勇气。
在我参加学校**会时,看到同学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大家都欢呼鼓舞,气氛非常热烈。这让我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也激励我在比赛中更加努力。
在一个冬日的傍晚,小镇举行了一场灯光秀,五光十色的灯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孩子们欢呼鼓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闪耀。
在英语中,可以用“cheer and inspir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在许多文化中,欢呼和鼓舞代表着人们对积极事物的共同响应和热情。
通过对成语“欢呼鼓舞”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情感的词汇,更是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积极向上的一种态度。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表达方式,让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或至感泣。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賈母等歡呼鼓舞,以為寶玉得救。”
《清史稿·林则徐传》:“民間歡呼鼓舞,以為得人。”
《明史·戚继光传》:“軍民歡呼鼓舞,以為神兵。”
《宋史·岳飞传》:“士卒歡呼鼓舞,以為必勝。”
《汉书·王莽传下》:“民間歡呼鼓舞,歌誦之聲,聞於道路。”
诸州之民,~,始知有父子生聚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