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6:36
“束手坐视”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手被束缚着,坐在那里观看。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采取消极的态度,无所作为,任凭事情发展。
“束手坐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虽然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其意象可以在许多古代典籍中找到。例如,《左传》中有类似的描述,表达了无所作为、被动旁观的情形。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对危机的消极态度,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时刻选择袖手旁观的人。
“束手坐视”常用于批评那些在面对不公或危机时,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的人。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的态度;在日常对话中,用于形容朋友或同事的不作为;在演讲中,作为对社会责任的呼吁,强调积极应对问题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面对社会问题、环境危机或人权问题时,束手坐视的态度常常受到批评。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社会中要有责任感,不能对不公和问题置之不理。它在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束手坐视”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失望和愤怒。在面对不公和不义时,看到身边的人选择无动于衷,会让人感到心寒。这个成语也引发了对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的深思,激励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行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目睹一位同事在团队中遇到困难时选择了束手坐视,导致问题加剧,最终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展。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应该积极参与解决。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那个小镇上,人们总是束手坐视着河流的污染,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女孩鼓起勇气,站在河边,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于是,小镇的居民们开始团结一致,清理河流,恢复了曾经的清澈和生机。”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turning a blind eye”,同样表达了对问题的忽视和无视。不同文化中对无所作为的态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普遍上强调积极应对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
通过对“束手坐视”的学习,我认识到在面对问题时,选择行动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也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对消极态度的批评和对积极行动的倡导。
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续资治通鉴·宋纪》:“蔡京用事,士大夫多束手坐视,不敢言。”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专权,群臣莫敢言,皆束手坐视。”
《清史稿·李侍尧传》:“侍尧知其不可为,束手坐视,不发一言。”
《明史·杨嗣昌传》:“嗣昌虽有才,然好自用,不听人言,束手坐视,以致败绩。”
《宋史·王钦若传》:“钦若度不能争,乃束手坐视。”
添加军队,胁国民以服兵役,增征租赋,数倍于前。彼义侠之匈加利人,岂肯~此辜恩非礼之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