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8:09
成语“人贫智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贫穷,智慧也相对较少。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因经济条件差而导致的智慧或能力不足,反映了社会经济状态与个体能力间的关系。
“人贫智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著名文献出处,但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在**文化中是常见的。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经济状况与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了物质条件对人们智慧和才能的影响。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人贫智短”反映了**社会对经济与教育的重视。在传统文化中,知识和智慧被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而经济状况往往被认为是阻碍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常用于讨论社会不平等和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
该成语让我感受到一种悲哀和无奈,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激励人们反思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和改变。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同学,她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虽然聪明,但因为缺乏经济支持,无法继续深造。这个例子让我更加理解“人贫智短”的深刻含义,以及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人贫智短心难展,
书山有路苦攀登。
志在四方无惧苦,
愿破困境求成功。
这展示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英语中,“poverty breeds ignorance”可以被视为与“人贫智短”相似的表达。这种说法同样强调经济条件对知识和智慧的影响,但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通过对“人贫智短”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经济与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我在思考社会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刻。它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因经济条件而受到限制的人,并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常言道‘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
《宋史·岳飞传》:“人贫则智不达,智不达则功不成。”
《晋书·王导传》:“人贫则智不足,智不足则事不成。”
《后汉书·袁绍传》:“人贫则志短,志短则智浅。”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人贫则智短。”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人贫则思变,思变则智短。”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常言‘~’,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