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9:16
成语“珠襦玉匣”字面意思为“珠子制成的衣裳,玉制的匣子”。在汉语中,珠和玉都象征着珍贵和美丽。整体表达了一种华丽、珍贵的形象,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衣着的华贵。
该成语出自《红楼梦》,原句为“珠襦玉匣”,在书中描绘了贾宝玉对女子的赞美,反映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对奢华生活的向往。成语的使用与古代对珠玉的珍视和女性的地位有关,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珠襦玉匣”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在**古代,珠玉常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女性的装饰品。在特定文化中,女性的美丽与她的服饰、地位密切相关。因此,“珠襦玉匣”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反映。如今,这个成语依然适用于描述优雅和华丽的事物。
该成语常带有一种欣赏和赞美的情感,联想起古代仕女的优雅和华贵,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人思考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华美的外表是否能与内在的美德相匹配。
在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婚礼上看到一位新娘身着华美的婚纱,恰好让我想起了“珠襦玉匣”这个成语。她的美丽和那件婚纱的奢华,让整个婚礼的氛围更加浪漫和动人。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珠襦玉匣”:
月下轻舞珠襦妆,
玉匣藏香映夜光。
似花似玉人间影,
一笑倾城梦未央。
通过这样的使用,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essed to the nines”或“wearing finery”,也传达了对华丽服饰的赞美。然而,这些表达在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上可能与“珠襦玉匣”有所区别,后者更强调了珠玉的珍贵与古典文化的深厚内涵。
通过对“珠襦玉匣”的学和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反映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在日常表达中,适当使用成语可以增添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是我在语言学中的重要一环。
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镂,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龙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南齐书·舆服志》:“天子之服,有珠襦玉匣,以备非常。”
《宋书·礼志五》:“皇帝之服,有珠襦玉匣,以备不虞。”
《晋书·舆服志》:“天子之服,有珠襦玉匣,以备非常。”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太后崩,葬于显节陵,衣以珠襦玉匣。”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造华盖九重,衣以珠襦玉匣,乘六马,凤皇羽仪,歌鼓吹,以示尊贵。”
特传旨另备~,改建坟茔,待朕亲临迁葬,因此驻跸马嵬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