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9:05
成语“珠翠罗绮”字面意思是指珠宝、翠玉、华丽的绸缎,形容女子的华美装饰或富丽堂皇的景象。基本含义则是用来形容奢华、美丽、典雅的事物,尤其常用于形容女性的装扮或华贵的环境。
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描写女子风采、装扮的诗词。具体的出处可能并不明确,但可以看到在《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有类似的描述来表达女子的娇美与华贵。
“珠翠罗绮”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珠翠象征着财富与美,而罗绮则代表了工艺的精美。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重视,以及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价值观有所变化,但对美的追求依然存在,成语的使用仍然适用。
“珠翠罗绮”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美丽、奢华和雅致。这种华丽的形象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诗词、画作,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我用“珠翠罗绮”来形容新娘的装扮,大家纷纷赞同,认为这个成语恰到好处地捕捉了那一刻的美丽与奢华。
在古风诗歌中,我尝试融入“珠翠罗绮”:
月下轻纱舞翩跹,
珠翠罗绮映花前。
一曲清歌随风起,
醉卧花间梦更甜。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用“奢华”或“华美”来形容。比如,在英语中“elegant”或“opulent”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但“珠翠罗绮”更具**传统文化的韵味,体现了对美的独特理解。
通过对“珠翠罗绮”的学,我深刻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在语言学中极大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帮助我更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全唐诗·王昌龄·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此处虽未直接提及“珠翠罗绮”,但描绘了美人妆饰的华丽,可间接引证)
《古文观止·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蔑棣,荅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此处虽未直接提及“珠翠罗绮”,但描绘了宫廷的繁华,可间接引证)
《宋词三百首·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处虽未直接提及“珠翠罗绮”,但描绘了女子服饰的华丽,可间接引证)
《唐诗三百首·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翠罗绮溢目。”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宝钗头上戴着珠翠罗绮,身上穿着锦绣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