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1:21
成语“众毁所归”字面意思是“众人的毁谤所归”,用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受到公众的批评或指责,最终导致其名声或地位受到损害。它传达了集体意见对个人或事物的重要影响,尤其是负面评价。
成语“众毁所归”出自《左传》,意指民众的意见和言辞可以对某个个体或**产生强大的影响。在古代,舆论的力量常常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因此这一成语强调了公众舆论的力量。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舆论的力量被广泛重视,许多历史**都因公众的意见而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的崛起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使得“众毁所归”在网络时代愈发显得重要。公众的批评和表扬可以迅速传播,并对个人和团体的声誉产生深远影响。
“众毁所归”让我联想到在面对集体批评时的无奈和压力。它使我意识到,公众舆论不仅可以影响个人的心理状态,还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因小误会而受到同学们误解的**。当时,我感受到了“众毁所归”的真实影响,尽管我试图解释,但因为被众人误解而感到无能为力。最终,我通过耐心的沟通和时间的流逝,才逐渐澄清了误会。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古老的村落里,有一位年轻的画家,他的作品被村民们誉为“天上掉下来的神作”。然而,一天,一位路过的商人指责他的画作毫无价值,众人便开始附和,纷纷表示不屑。画家的心情跌入谷底,感到“众毁所归”的无奈。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他决定不再在意他人的评价,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最终得到了真正欣赏他的人们的认可。
在英语中,“public opinion”或“mob mentality”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大众意见对个体的影响。“众毁所归”更为具体,侧重于负面的舆论,而英文表达的范围更广泛,既可以指积极的支持,也可以指消极的批评。
通过对“众毁所归”的学,我更加认识到舆论的力量和影响。它不仅是对他人行为的反应,也能够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准确使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社会现象,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