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27:13
成语“争权攘利”由“争权”和“攘利”两部分组成。“争权”意指争夺权力,“攘利”则指抢夺利益。整体来看,该成语表达了人们为了权力和利益而相互斗争的现象,通常带有贬义,强调了人性中的自私和竞争。
“争权攘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竞争。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这一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权力与利益争夺的深刻洞察,常见于古代文人对朝政的评论和对权力游戏的批判。在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兴衰变迁都与权力斗争密切相关,成语因而在这种背景下逐渐流传开来。
在现代社会中,成语“争权攘利”常用于描述职场竞争、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场合。例如,在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中,某些同事为了升职而不择手段,常常会被形容为“争权攘利”。此外,该成语也可以用在新闻报道、时事评论中,描述社会现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一直是社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权臣”与“宦官”现象,现代的职场竞争、政治斗争,都体现了这一成语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尽管提倡合作和共赢,但“争权攘利”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益的争夺更加激烈。
“争权攘利”带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常常让人联想到阴暗、算计和人际关系中的不信任。这种情感影响了我的思考方式,促使我更加重视合作与信任的重要性。
在我的职场经历中,曾经目睹过同事因争夺升职机会而相互倾轧的情景。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虽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保持诚信与合作的态度更为重要。
“在权力的迷雾中,他们如同狐狸般灵活,争权攘利的游戏让人窒息,唯有真诚的光芒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英语中,可以用“power struggle”或“cutthroat competi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权力和利益之间的争夺,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争权攘利”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人际关系和社会动态。
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