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8:42
成语“不宣而战”的字面意思是“没有正式宣战就开始战争”,在基本含义上指的是在没有事先声明或告知的情况下,突然采取行动,通常是指敌对行为或冲突。这个成语强调了突袭或突然行动的性质,暗示出一种不道德或不正当的行为。
“不宣而战”源于古代战争的背景,尤其是在没有正式宣告的情况下进行攻击的行为。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出这一成语可能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中的一种突袭战术。在现代,尤其是政治和商业竞争中,这一成语被引申为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采取激烈行动的情况。
在不同语境下,“不宣而战”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不宣而战”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更广泛地反映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个体或团体之间的突发冲突。无论是在商业竞争、政治斗争还是人际关系中,这一成语都能生动地表达出一种突然性和意外性,具有警示和反思的意义。
这一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紧张和不安,联想起突发**带来的混乱和无奈。在表达上,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戏剧性和冲突感,适合用于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激烈的竞争局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团队合作时的“没有预告的冲突”。在一次项目推进中,某个成员在未与其他人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做出了决策,导致团队内部出现了“战斗”。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不宣而战”的意义。
在一首现代诗中: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
不宣而战,心中暗流涌动。
言语如刀,剑锋所指,
无声的争斗,恍若无物。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attack without warning”,同样强调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进行攻击。这种突袭的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体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突发冲突现象。
通过对“不宣而战”的深入分析,我理解到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历史和军事背景,更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提醒我们在沟通和合作中,提前通知对方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同时,它在语言学*中也展现出丰富的表达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况。
《宋史·岳飞传》:“岳飞不宣而战,大破金军。”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不宣而战,北伐中原。”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韩信不宣而战,袭破赵军。”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不宣而战,夜袭汉军。”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不宣而战,以伐曹。”
美国对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