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42:10
“余音缭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余音”指的是声音的余响或余韵,而“缭绕”形容声音缠绕、盘旋的样子。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音乐或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余韵绕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适用于音乐,也可以引申到其他领域,如美好的记忆或思想的余韵。
“余音缭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音乐的描绘,尤其是在诗词和乐府中经常出现。具体的历史典故可能较难考证,但其常见的用法出现在古代文人对音乐的赞美中,表达了音乐带来的愉悦和美好感受。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对音乐的描写使得“余音缭绕”这一表达愈加生动。
“余音缭绕”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常常与诗词、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余音缭绕”不仅传达了对音乐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同样适用于描述美好的回忆或情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余音缭绕”给人一种温暖和美好的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动人的旋律和难以忘怀的瞬间。它不仅是一种声音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
在生活中,我曾参加一场古典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演奏的旋律在我脑海中反复回荡,正是这种感受让我想到了“余音缭绕”这个成语。它准确地表达了我对那场音乐会的深刻印象。
在星空下,悠扬的琴声响起,余音缭绕在夜空中,仿佛将所有的星星都唤醒,陪伴着我细数流星的愿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ingering melody”,同样传达了音乐的余韵和持久的影响。然而,不同文化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可能存在差异,中文“余音缭绕”更强调声音的缠绕与余韵的美感。
通过对“余音缭绕”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生动地描述情感,还能在交流中增添艺术气息。这个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关注那些美好的瞬间,珍惜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文选·嵇康〈琴赋〉》:“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间辽故音庳,弦长故徽鸣。性絜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凄,愀怆伤心,含哀懊咿,不能自禁;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留连澜漫,嗢噱终日;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遗身。”
《文选·王褒〈洞箫赋〉》:“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泛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慆;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文选·谢庄〈月赋〉》:“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李善注引《韩诗》曰:“缤纷其羽,其仪也闲。”
《文选·潘岳〈射雉赋〉》:“清道而行,择地而蹈,左揽繁弱,右接忘归,弓不障招,矢无流镝,仰激迅风,俯蹙奔鹿,当噭不逮,寻响赴绝,倒屣中黄,骇猋缭绕。”
听了他的演唱会,至今还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