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11:27
“桑弧蓬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桑树的树皮制成的弓和用蓬草制成的箭。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用简陋的工具做出不凡的成就,或者形容穷困却不屈服的精神状态。
“桑弧蓬矢”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书中。书中描述了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对话,提到桑树的弓和蓬草的箭,意在说明即使是简单粗陋的工具,也能够达到目标,强调了不拘一格的思想和做事的决心。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都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贫穷和艰苦常常与坚韧和坚持相联系。“桑弧蓬矢”体现了这种文化精神,强调在逆境中依然能够寻找希望和出路。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创业和追求梦想的过程中。
“桑弧蓬矢”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们,他们用有限的条件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这种坚持和努力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困难,面对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我感到无比疲惫。但我始终记得“桑弧蓬矢”的精神,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最终不仅完成了学业,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在某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弓箭手,他用桑树的树皮做弓,用蓬草做箭,虽工具简陋,但他的箭法却无人能敌。村民们常常赞叹:“他真是个桑弧蓬矢的传奇!”
在英语中,可以用“make do with what you hav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创造出成果。不同文化中都存在这种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但表达方式和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桑弧蓬矢”的学,我体会到了坚持和创造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条件如何,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今后的学*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宋史·乐志七》:“猗欤先圣,秉德迪知。左右文武,諴和雍熙。启诵卑伏,献馈肃祗。秉籥持矢,祗事上帝。”
《旧唐书·音乐志四》:“清庙弈弈,和乐雍雍。器尊牺象,礼属宗公。白水方祼,黄流在中。谟明之德,万古清风。其二:御扆合宫,承神凯入。天符既彰,人文既溢。轻荑秀穗,纤柯布实。献荐簠簋,陈诚以质。桑弧蓬矢,集斯灵吉。”
《南齐书·乐志》:“桑弧蓬矢,芒角有象乎天极。”
《后汉书·儒林传下·刘昆》:“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蓬矢,以射‘菟首’。”
《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男子初生,以~,射天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