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42:31
成语“蠹国耗民”的字面意思是“蛀虫(蠹)侵蚀国家,耗尽百姓”。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某些人或事物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害,通常用来形容腐败的官员或剥削的势力对国家和人民的压迫与危害。
“蠹国耗民”出自《左传》,原文为“蠹国之虫,耗民之粮”,描述了那些如蛀虫般的腐败分子对社会的侵蚀。左传是古代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
该成语常用于政治、经济等讨论中,尤其是在批评腐败、贪污等现象时。它可以出现在报刊文章、演讲、文学作品等多种场合,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警醒和批评。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国家和人民的关系被视为根本,成语“蠹国耗民”反映出对腐败和不公的深切关注。在现代社会,随着对反腐败的重视,该成语的使用更加频繁,成为批评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的重要表述。
该成语常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腐败、剥削、压迫等不公正现象,激发出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警惕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激发对改善社会的思考和行动的动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看到一则新闻,讲述某地官员的贪污行为如何影响了当地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造成了人民的苦难。此时,我便想到了“蠹国耗民”这个成语,深感其恰如其分,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蠹国耗民”:
蛀虫啃噬根基*,
国难民怨泪如河。
愿将黑暗驱散去,
光明重现天地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rruption eats away at the nation”,同样传达出腐败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不同文化中对腐败现象的批评虽然用词不同,但核心思想却相似,都强调了保护国家和民众的重要性。
通过对成语“蠹国耗民”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思想的重要载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有着重要意义,提醒我关注社会公正与道德责任,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腐败现象的敏感与批判。
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