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6:31
成语“发奸摘隐”字面意思是揭露阴谋、查出隐情。具体来说,“发”指揭露、发现;“奸”指阴谋、奸计;“摘”指摘除、拿掉;“隐”指隐蔽的事情、隐情。整体理解为揭露隐藏的阴谋或不正之事,通常用于形容揭露罪犯或不法行为。
“发奸摘隐”出自《隋书·王思政传》。王思政以刚直不阿著称,常常揭露奸邪之事,故有此成语。其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正义和道德观念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发奸摘隐”体现了人们对不法行为的反感和对正义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该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和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发奸摘隐”给人的情感联想是正义感、勇气和责任感。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激发人们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和对不法行为的反感,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我发现某些慈善机构的资金使用不透明,经过调查后,我选择将此情况向公众披露,这让我想到了“发奸摘隐”这个成语。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揭露真相的重要性。
在某个故事中,有一位年轻的侦探,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正义感,逐渐揭开了一起复杂的案件。她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发奸摘隐”,最终将隐藏在阴暗角落的罪犯绳之以法,展现了正义的光辉。
在英语中,可以用“expose the truth”来表达类似含义。这种表达也强调揭露真相和不法行为,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社会更加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揭露不公的勇气。
通过对“发奸摘隐”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的重要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要勇敢发声,追求真相。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将成为我关注社会正义的重要指引。
再说陆公在任,公文不要,爱民如子,况又发奸摘隐,剔清利弊。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发奸摘隐,以清政事。”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发奸摘隐,以肃朝纲。”
《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发奸摘隐,以正风俗。”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发奸摘隐,不避权贵。”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发奸摘隐,无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