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6:44
“旷日持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旷远的日子,持久的时间”。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情拖延的时间很长,持续的时间非常久,通常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暗示着事情的进展缓慢,效率低下。
“旷日持久”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为“旷日持久,何必言之”。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对时间的重视以及对延误的无奈感。它传达了在某些情况下,事情的拖延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旷日持久”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
“旷日持久”在**文化中,常常反映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效率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节奏的加快,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它提醒人们注意时间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拖延。
“旷日持久”给我带来了一种焦虑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我想起那些漫长的等待,例如等待考试结果、项目审批等,时间的拖延常常让人感到无力和沮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有时会遇到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每当我感到事情“旷日持久”时,我会尝试寻找解决方案,主动与团队沟通,推动进展,避免无谓的等待。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那个遥远的村庄,村民们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宝藏,旷日持久地在森林中探险。他们的坚持最终引导他们发现了隐藏的秘密,但漫长的等待也让他们学会了珍惜时间与彼此的陪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rag on”,也有延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的意思。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旷日持久”的学,我认识到时间管理和效率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高效,避免无谓的拖延。它在我语言学和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时间的珍贵。
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战国时期,燕国把有勇有谋的荣封为高阳君,让他带兵攻打赵国。赵王听说后便与平原君赵胜商量,准备割三座城池给齐国以换取齐国大将安平君田单做赵国的大将。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不服,坚持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赵王不允
这厮们死守不出,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