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39:19
成语“国耳忘家”的字面意思是“只顾国家,忘却家庭”。它表达了一种对国家、集体的忠诚与责任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家庭和私事被置于次要地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尤其是家庭责任的人。
“国耳忘家”出自《左传》。在这部古代经典中,讲述了很多关于忠诚与责任的故事,强调了国家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传递了一个古老的道德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通常被用来指责那些不顾家庭责任而只关注国家事务的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成语“国耳忘家”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人主义逐渐上升,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集体主义的情感依然存在,比如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仍然会有许多人选择为国家奉献。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英雄人物,他们往往将家庭和个人利益放在一旁,专注于更大的责任。这样的精神值得尊敬,同时也引发我对家庭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发现有些志愿者为了帮助他人,几乎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我想到了“国耳忘家”这个成语,意识到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牺牲是为了更大的社会利益。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们常常会面临“国耳忘家”的抉择。就像那位在外奔波的父亲,他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苦苦挣扎,心中默念:“家是我心灵的港湾,而国是我肩上的重担。”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the needs of the many outweigh the needs of the few”,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是相通的。
通过对“国耳忘家”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一成语不仅帮助我丰富了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家庭与社会责任时更加全面。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这种平衡,努力在个人与集体之间找到合适的定位。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