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4:40
“破瓦寒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破旧的瓦片和寒冷的窑穴。它形象地描绘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境。基本含义是指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常用来形容贫困、孤独或困窘的境地。
“破瓦寒窑”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描写了一位琵琶女生活的艰辛,展示了她在破旧的环境中仍然保持艺术生命的故事,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群的悲惨命运。成语的使用由此引申出对困境中人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破瓦寒窑”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描述贫困、孤独或艰辛的情境时。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所处的困境。例如,谈到一个家庭生活的窘迫,或者某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时,皆可引用这一成语。在演讲中,使用“破瓦寒窑”可以强调经济困难带来的挑战和需要克服的艰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破瓦寒窑”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贫困和艰难环境的关注,强调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讨论社会公平、扶贫政策和人文关怀时,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破瓦寒窑”给人一种凄凉和无奈的感觉,联想到许多人在逆境中奋斗的坚韧不拔。它不仅激发对困境的同情,也让人感受到人性中顽强的生命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见证过一位朋友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学*,最终考上了大学。每当我想起她的经历,就会联想到“破瓦寒窑”这个成语,它让我更加理解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破瓦寒窑”:
寒风凛冽夜漫长,破瓦寒窑梦未央。
愿君不负此生苦,携手共赴新光芒。
在英语中,“broken window”可以用来形容社会问题中的一种衰败景象,虽然不完全对应,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环境的破败与困境的联系。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强调环境对人生态度的影响,但具体的成语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破瓦寒窑”这个成语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增加了深度,使我能更细腻地传达生活中的艰辛与希望。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让交流更具感染力,也提醒我关注身边的困难与努力。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那破瓦寒窑里,竟有这等才子。”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破瓦寒窑里,竟有这等美貌的女子。”
《儒林外史》第十回:“那破瓦寒窑里,竟有这等清雅的去处。”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曰:‘妾身无依,暂寄破瓦寒窑中。’”
《红楼梦》第五回:“那破瓦寒窑里,竟有这等人物。”
你能来我这~,我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