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9:23
“厝薪于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薪柴放在火上,基本含义是指故意给敌人或对手提供火源,可能导致更大的危险或灾难。引申义是指做出一些愚蠢的行为,导致自己或他人陷入更大的困境。
“厝薪于火”出自《左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频繁,许多历史**被记录下来。成语的起源与一些军事战略和战术相关,反映了在战斗中不理智的决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成语的使用强调了在危机中应保持冷静和理智,防止局势恶化。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理智被高度重视,“厝薪于火”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谨慎行事。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许多决策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这一成语依然适用,警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理智。
“厝薪于火”让我联想到一些因冲动而导致的错误决策,可能是生活中的小事,也可能是职场中的大事。它提醒我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理智分析,而不是随意行动。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的团队因为缺乏沟通而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后果非常严重。事后我想到了“厝薪于火”,明白了在团队中沟通的重要性,避免了未来类似的错误。
在一个故事中,一个年轻的商人为了追求更快的成功,投资了一个高风险项目,结果资金损失惨重。他的朋友劝道:“你这是厝薪于火,别让贪婪蒙蔽了你的理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adding fuel to the fire”,意指在已经紧张或危险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化问题。这种表达在文化背景上也反映了对冲动行为的警惕。
通过对“厝薪于火”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思想,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和有力。
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六年》:“厝薪于火,火必燎原。”
《汉书·贾谊传》:“厝薪于火,火必燎原。”
《史记·淮阴侯列传》:“厝薪于火,火必燎原。”
《战国策·齐策四》:“厝薪于火,火必燎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厝薪于火,火必燎原。”